展厅展馆策划设计施工运营一体化服务

18512833186

全国咨询热线
当前位置: 首页> 新闻中心 >

水文化展馆设计方案:“水之源·城之魂”

发布时间:2025-05-09丨 阅读次数:46

水文化展馆设计方案

主题名称:水之源·城之魂

一、主题立意

水,是万物之源,是一座城市的生命线。自古以来,水孕育文明,滋养百姓,塑造了地域风貌和人文精神。本展馆以“水之源·城之魂”为主题,系城市与水之间的自然关系、历史沿革、人文故事与未来发展,从生态之水、历史之水、民俗之水、智慧之水四大维度展开,打造一个集科普性、文化性、互动性为一体的沉浸式水文化体验空间。

二、总体设计思路

1. 空间理念

围绕“水”的流动感与包容性,展馆空间设计采用“涌动式”布局,从源头出发,顺流而下,串联起四大主题展区,形成首尾呼应、环环相扣的参观动线。

2. 设计风格

融合现代简约与自然生态风格,整体色彩以水蓝、浅灰、沙白为主,局部融合当地水文化特色图腾、纹样、建筑符号,营造出“现代+传统”、“科技+自然”的独特氛围。


三、展区规划与内容设计

1. 第一展区:源起之地(自然与地理)

主题词:水源、地理、生态

内容设置:

利用动态沙盘或全息投影还原当地水系地图、主要河流源头与流向。

多媒体互动墙展示水的循环过程(蒸发-凝结-降水-汇流)。

设置“生命之源”沉浸空间,运用声音、影像、灯光再现山川江河的原始景象。

引入水生态科普区,介绍流域生态保护与生物多样性。

互动体验:

VR泛舟体验:戴上VR设备,游客可以“乘船”游览母亲河的源头至入海口全过程。

2. 第二展区:水润人间(历史与人文)

主题词:灌溉、航运、水利工程、文化遗产

内容设置:

通过实物+图文+数字模型,展示古代水利设施如水车、斗门、堰坝等。

梳理本地从古至今的治水历史和与水有关的重大工程建设(如水库、引水工程)。

展示水与民生、水与城市发展的关系,如城市因水而设、桥梁与码头文化等。

专设“水之礼”空间,展出与水相关的诗词、绘画、民俗礼仪、节庆(如龙舟节、取水仪式)。

互动体验:

“古法治水”模拟装置:通过操作沙盘或水利装置,体验古代水利工程如何引水灌田。

3. 第三展区:润物无声(生活与风俗)

主题词:民间智慧、用水习俗、生活记忆

内容设置:

还原不同时代的生活用水场景,如古代打水井台、民国时期自来水厂、现代净水系统。

展示与水有关的工艺文化,如水磨坊、水织布、水墨画等。

收录民间故事、传说,如“龙王庙”“水怪传说”“水井传说”等。

互动体验:

“水影留声机”:通过转动装置,可听到不同时代的人讲述水的记忆,增强情感共鸣。

现场体验水墨创作、画龙舟等互动环节。

4. 第四展区:智慧之水(未来与科技)

主题词:智慧水务、数字管理、水安全

内容设置:

介绍现代水利科技,包括智慧水网、水质监控、城市排涝系统、节水装置等。

展示城市供水系统运行原理,包括水源地、净化厂、供水管网。

运用AR增强现实技术,展示极端天气下的城市应急供水与抗涝系统运作流程。

互动体验:

“未来水城”数字沙盘:观众可模拟调整降水量、用水习惯,观察城市供水系统的响应变化。

节水挑战互动屏:通过模拟日常生活情景,引导参观者选择节水方案,获取评分和建议。


四、特色亮点设计

水镜天穹大厅:入口区域设巨型穹顶LED水幕,营造水滴坠落、涟漪泛起的动态视觉,营造震撼首印象。

水滴造型导览系统:将信息指引、展区标识设计成水滴或水波纹形式,增强空间辨识度。

流动灯带动线引导:地面以隐形灯带模拟水流路径,引导观众自然前行。


五、结语与传播延展

“水之源·城之魂”不仅是一场文化展览,更是一次对生态文明与人水关系的深刻再思考。展馆设有配套文创商店、研学课堂及小型剧场,便于后期开展水文化课程、节水公益活动、亲子研学旅行等。通过多样化传播,让水文化“流动”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。